大提琴弓子应该拧多紧?
弓子拧得太紧,就像把秋裤一个劲往上提,裤腰提到胳肢窝。
在上篇文章《弓子应该几天打一次松香?》中,我们说,打松香是每天练琴前都应该完成的规律性步骤,而很多学琴的小朋友、家长甚至老师,都未必在意这个细节。
实际上,由于不了解如何科学地使用乐器,导致乐器受损、练习低效的类似问题,还有很多,我们接下来的几期都会聊这方面的话题。今天聊聊弓子到底应该拧多紧。
聊这件事的缘由,依然是在乐团排练的过程中,我看到了一些问题:一些孩子把弓子拧得紧绷绷,弓杆都往上弯了,当真把弓拧得像射箭的弓一样。这太可怕了。
当然,弓子应该拧多紧,有一定自主选择的范围,可以松一些或紧一些;不同的演奏者,演奏不同时期、不同风格的曲目(乃至同一曲目的不同乐章),用着材料软硬不同的弓,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偏好。但把弓杆拧得向上凸起,则基本上是公认的荒谬。
一些小家伙仿佛确实是觉得,把弓子拧得紧绷绷的,握在手上弹性十足,是元气满满的象征。于是我就举了个粗俗(但颇受好评)的例子:拧得太紧的弓子,就像把秋裤一个劲往上提,裤腰提到胳肢窝;走路虎虎生风的同时,裤裆也越勒越垮。
尤其是搭配上另一个致命的习惯:练完琴不松弓子,相当于把秋裤一直勒在腋下,不允许其回到腰间。这对弓子的破坏力就更大了,直接后果有两个:第一,弓毛越绷越长;第二,弓杆逐渐发生不可复原的形变。最终结果就是,因为弓毛和弓杆长期过劳且得不到休息,弓子的弹性越来越差。然后就只能靠拧得更紧,来提供弹力。
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,如同一条垮了的秋裤,只能把它提得更高,否则就会秃噜下去。
把弓子拧得太紧,除了损害弓子本身,也对演奏习惯的形成没什么好处。
右手的困难之处在于,手握持住的是弓杆和马尾库,进而控制弓毛,进而发动琴弦。换句话说,手需要通过弓杆和弓毛的传达,才能控制琴弦。手和琴弦之间,隔了弓杆和弓毛两层手套。把弓子拧得太紧,是增大手套的弹性;弹性太大,手就更感觉不到琴弦了。
说了半天,弓子到底应该拧多紧呢?或者说,它最松和最紧的两个边界,到底在哪里?我们给出一个自己的看法,这不是唯一的答案。
最松的选择,是让弓杆中间最低点距离弓毛一厘米左右。也有人管这个叫“弓杆和弓毛之间,间隔一个弓杆的直径”,也可以参考。如果拧得更松,可能会弹性不足,演奏到中弓时候,稍加压力,弓毛就贴到弓杆上了。
最紧的选择,是让弓杆基本拧成直线。其实这已经远远超过不少演奏家对弓子的使用习惯了,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样弓子弹性太强。
在一堂大师课上,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,也许值得参考:如果你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弓子紧张度,就先让它进入最松弛的工作状态,然后慢慢一点点加紧它,直到你觉得弹性太足、“吃弦”的感觉不足,就不要再拧了,这就是适合你的松紧度。
当然,刚才讨论的所有松紧度问题,建立在一个前提条件之上:弓子需要是健康的。如果弓杆和弓毛已经丧失弹性了,那就需要去更换弓毛和维护弓杆了。如果是便宜的入门弓,则不如直接换一根新的。
最后再喊一句:弓子不要拧太紧,更不要忘记练完琴松弓子!